做好项目申报,一定要掌握这些申报技巧!
编辑: 发布时间:2023-05-23 浏览:456
(1)查询政策文件。了解此项目出台的具体政策支持背景,如某项规划、实施方案、资金实施办法,通过同一系列项目的描述,研究此项目的实施重点与区别之处,注重领会相关文件的指示精神。同时可在相应解读文件或者视频中获取此次申报的难点。
(2)直接联系归口部门。项目申报如有联系方式可直接联系归口部门了解具体详细情况。
(1)明确申报主体,是否有明确的申报限制,如高校院所、中小企业、国有企业;
(2)资金支持类型(后补助/前补助)、项目资金配比是否能够满足;
(1)视项目具体类型,分类组织申报材料。如公司资质(营业执照、获奖证书、资格证)、人事资料(社保证明、劳务合同等)等既有重复性材料应提前准备,减少人力成本消耗。
(2)财务相关材料专人准备。应提前安排专门财务负责人参与制作项目申报预算部分,明确是否需要独立核算,在项目验收时要根据项目期限出具证明材料,确认是否需要安排专项审计报告。
(3)项目任务指标邀请技术负责人。应邀请技术部门负责人参与项目申报中的讨论工作,确认项目的风险性和应急预案,设立合理的考核指标。
总而言之,要形成合理有序、分工明确的项目申报小组,确保项目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申报。
申报材料一般包括公司简介、人才团队、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、考核指标、经费预算等内容,填报时要将公司优势与申报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,突出重点,便于评审老师快速抓取亮点,对项目留下简洁明确的印象。附件一般作为证明材料被安排在申报材料最后,篇幅较长时容易让评审老师难以短时间抓到重点。因此,要在整理过程中注重细节,适当增加目录、隔页、备注页码,遵循先关键后补充的原则,将关键性证明材料按照重要性排列,最后放优势补充性材料,全面且有效地为项目可行性、真实性提供证明。
(1)与项目主管部门保持联系,如有问题及时修改调换申报材料,确认结果公示的大概时间;
(3)如顺利立项可着手准备签订合同和项目运行实施;
(4)如未立项也可关注立项单位动态,对标学习,如有可能联系主管单位询问未通过的原因,针对问题对项目申报进行复盘总结,汇报领导讨论。